


Réel 香港:油麻地 AI 遊
⚠️ 本活動原定 6 月 14 日,因三號強風信號順延至 7 月 19 日(六),集合及解散均改為 「樂地文化」。屆時將提供輕食和飲品,不再安排於大安茶冰廳內用餐或品嚐蛋撻,敬請留意。
背景與活動目標
成為 AI 記憶工程師:走進油麻地,拍下你眼中的香港。
與街坊互動、分享故事,共同創作一份真實又個人的「香港意象」數據集,改寫未來和現今 AI 世代對這座城市的想像。
在生成式 AI 成為日常工具的今天,我們越來越依賴它來創作圖像、文字、甚至詮釋文化和身分認同。但當我們請 AI 去「畫出油麻地街頭」或「寫一段關於香港日常的詩」,卻經常發現它所生成的內容既陌生又空洞,甚至連地方的精神面貌也模糊不清。這是因為 AI 所學習的資料集中,缺少了屬於我們的真實記憶與文化脈絡。或者說,它只是壓縮了網上各種關於香港的刻板印象。
(圖片由 Recraft AI 生成)
同一時間,現實中的我們也被各種版本的「香港意象」包圍:文青小店的本土標籤、快餐店裡的港式口號、小紅書濾鏡下的懷舊港風…… 紅白藍膠袋、維港帆船、霓虹招牌、獅子山…… 這些司空見慣的「香港視覺符號」,又真的能代表你每天在香港的真實生活體驗嗎?
(圖片來自互聯網)
在一個地方感逐步被「商品化」和「優化」的時代,本土文化由「消失中」變成了「被消費中」的觀光道具。而新一代的香港人和 AI 工具亦開始習慣將「港味」和「港風」套用到成為對香港的想像。如此一來,「香港」不斷被提煉和重製,最終脫離了真實,只剩下一種易於複製的超真實符號。一些偏離主旋律的真實面貌,亦會漸漸從公共敘事、文化回憶和 AI 資料集中抹除。未來的香港記憶可能只剩下空洞的懷舊符號。
而事實上,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、最零碎的經驗,本身就是香港最真實的樣貌。
Kongcept 和 Mixed Initiative 希望以油麻地打頭炮,帶領大家一起走過幾個新舊街角,講講典故,跟小店老闆對話。沿途拍拍 Reels 短片紀錄當下,建立由你個人視角出發的「油麻地意象」資料集。
當日行程重點
這個活動結合了「本地文化旅遊」、「社區參與式藝術」、「數據蒐集」、「AI 教育」等元素:
🚶♂️ 📹 我們會參考《城市如何文化》的「文化光譜」(BEAM) 理論,以導賞團形式邊行邊拍,從旅客與街坊的雙重視角,觀看油麻地的各種街角與風景。
💬 🎞️ 在樂地文化內,分享拍攝成果和觀點。一起比較旅客、街坊與 AI 視角的異同,並探討這座城市的「原真性」與「地方感」。
活動後,我們會整理與收集大家的短片,上載至 HuggingFace,成為日後訓練 AI 模型的開放素材,同時供公眾、藝術家和教育者二次創作與研究使用。
活動及報名細節
參加對象:12 位對街頭攝影、香港文化或 AI 技術抱有好奇心的人
活動語言:廣東話
集合和解散地點:樂地文化
價錢:港幣 $150 (包含輕食及飲品)
名額有限。為保持活動質素,我們會盡力平衡報名者背景,包括街坊、公眾人士,以及從事文化創作或科技相關工作者的比例。成功報名者將於活動前一星期收到確認通知。
活動最少需 8 人成團,如未能成團,將於活動當日安排全額退款。
惡劣天氣安排
為保障參加者安全,如天文台於活動開始前 2 小時(14:30)或之後,仍然發出以下任何訊號/預告,本活動將取消並擇日重辦︰
三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
紅色/黑色暴雨警告信號
取消時,我們將:
透過電郵、WhatsApp 及 luma 頁面發布取消通知
於同一日內辦理全額退款
當我們確認重辦日期後,將 WhatsApp 通知所有參加者,並優先開放已退款人士重新報名,餘下名額將重新公開。
若僅懸掛「一號戒備信號/黃色暴雨警告/雷暴警告」而天氣持續不穩,本活動將如期舉行但酌情調整行程(可能縮短路線或改用室內/半室內場地)。請屆時依從主辦方指示。
請各位於活動當日密切留意電郵、WhatsApp 及此頁更新,並參考香港天文台最新公告。
關於我們
我港 Kongcept 由三位90後香港人成立再發展到製作團隊。Kongcept is a concept,「香港概念」能從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體現到。
Mixed Initiative 致力推廣 AI 素養,促進批判性討論,並嘗試透過實踐、行動和反思,共同探索 AI 、原真性和創作的意義。